近年来,裕安区罗集乡依托资源禀赋,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完善产业链配套,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这几天,在罗集乡云水村六安市云水农业果蔬冷链分拣中心,20多名村民每天都是早早地就来到这里,分拣、打理黑珍珠玉米。这些黑珍珠玉米是在集中采摘后储存在冷库,以避开上市高峰期。现在,每天可分拣1万斤左右,已销售7万余斤,还剩有10多万斤待售。
据了解,该品种黑珍珠玉米是北京农科院研发的新产品,在云水村种植有110亩,亩产约2000斤。“黑珍珠玉米富含花青素、氨基酸,目前主要销往合肥、广州,村集体经济收益在10万块钱左右。后期我们打算再做玉米深加工,包括玉米饮品、饲料加工等,来延伸产业链条。”云水村党支部书记邱旭说。
王成兵是云水村的村民,今年50多岁,他说这两年在外面的活比较难找,就回到村里干,村里的产业比较多、活不少,收入也可以。“回来干了一年多了,平时就是在田里面搞西兰花、采玉米,活都熟,也多,一个月能收入三四千块钱。”王成兵说。
在罗集乡杨公村多肉种植基地,各式各样的多肉盆景,千姿百态、造型别致。2019年以来,在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帮扶下,杨公村建设温室大棚2900平方米,实现多肉的规模化、科学化种植。由于多肉产业生长周期短,易栽易管,现已成为增加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目前,杨公村的多肉植物生产已经形成了母本繁殖、多肉种植产业链。
近期,杨公村与合肥一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开始线上直播带货,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设立了一个电商网点,每天五点钟在线上销售后,将出货打包好,物流直接来拉走就行了。”杨公村文书刘欢介绍,基地一年可产七八十万株到一百万株,可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二三十万元,帮助周边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七八千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