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评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六安答卷

来源:六安市民网 责编:六安市民网发布 阅读:48 发布:5 小时前

四月的大别山,万物勃发,春风拂面,暖意融融。九年前,历史的高光时刻聚焦在皖西大地,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六安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不仅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美好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更为这片古老而厚重的红色热土、绿色沃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九年来,皖西人民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谆谆嘱托,如春风化雨,滋润人民心田;声声关怀,如灯塔引航,照亮前行道路。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斗志昂扬、信心满怀,以责任为桨,以创新为帆,做持之以恒的前行者、勇担重任的实干者、挺膺担当的奋斗者。今日六安,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乡面貌提颜增质,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和成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长风破浪,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牢记嘱托闯新路,感恩奋进建新功。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全力实施工业强市主战略,做大做强开发园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着力加快项目建设,切实提升招商质效,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合六同城化,深化与上海对口合作,借梯登高、借势发展,持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300亿元台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领袖指引航向,梦想照亮前方。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两源两地”红色优势和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奋力打造全国红绿融合发展示范区、长三角高品质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目的地和上海市、合肥市最美“后花园”。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达68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9%。持续加强红色文化研究阐释和成果应用,大力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淠史杭战天斗地精神、皋陶法治文化,将其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革命老区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时光奔涌不歇,奋斗驰而不息。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质建设皖西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大湾村党总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3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六安均位居全省第1。2024年,全年粮食产量367.5万吨,实现“二十一连丰”;全市新建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94个,居全省第1。今天的六安,乡村全面振兴走在了全省前列。  


岁月如梭流转,初心历久弥坚。全市上下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公平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攀升。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六安考察九周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更是六安高质量发展关键之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对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感恩之心化作奋进之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工作安排,聚焦打造六安版“三地一区”,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六安篇章。

来源|ingFang SC",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皖西日报评论员

手机扫一扫也能查看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六安市民网 http://www.i0564.com/
皖ICP备2020021017号-1 | 皖公网安备34150202000381号
广告服务热线:0564-3336078 | 运营技术支持:金裕文化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3336078